千里送羊毛百家故事正经说文史

2023/11/20 来源:不详

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#百家故事#中,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,读百家故事,品百味人生。大西北的黑鹰山是一个极为苦寒的地方。这一天,老羊倌梅老三在山上正吆喝着羊群,远远地看见山下面的大道上,一个骑着骡马的人,忽然坠落在地上,再也没有站起来。梅老三急忙跑下山,伸手一探那人鼻息,还有救。他把那人放在骡马上,牵着回到山顶上的小木屋,喊道:“老婆子,快熬老参汤,救人要紧!”趁着老婆熬汤的空闲,梅老三将那人抱到床上,用被子捂起来。老婆熬好老参汤端来,梅老三将那人扶起,慢慢地灌下老参汤。这黑鹰山的老参,专长在高高的崖壁上,常年吸收日月之精华,药性极强。待到那人醒来时,正是日落时分,已经完全恢复了精神。晚上,围着火炉吃炖羊肉,那人讲起了自己的遭遇。他自称名叫杨时辉,是湖北唐镇的一名药材商,听说大西北盛产上好药材,和几名药材商结伴来收购。哪料到刚到大西北,就遇到悍匪,众人一哄而散,各自逃命。杨时辉骑着骡马狂奔,慌不择路地赶了一夜路程,却到了黑鹰山地界。大西北的夜里极为寒冷,杨时辉被寒气一侵,心寒病犯了,加上又惊又累又饿,最后实在坚持不住,晕倒在路上。杨时辉端起酒碗,感激地说:“梅大哥,大嫂,要不是遇见你们搭手相救,我这条老命,只怕就要断送在这里了。来,我敬你们,救命之恩没齿不忘,以后只要用得着我的,刀山火海,绝不推辞。”梅老三忙说:“哎呀,杨兄弟,言重了,举手之劳,何足挂齿!”闲谈中,杨时辉问起梅老三,怎么就他们夫妻俩住在黑鹰山上,后人呢?这话不提则可,一提梅老三的老婆眼泪就出来了。梅老三叹口气,告诉杨时辉,他们本来家道殷实,住在前面的小镇上,儿子叫做梅超群。梅超群五岁那年走失,梅老三倾家荡产托人寻找,一直没有消息。儿子没有找到,家产也花光了,没奈何,夫妻二人只得住在黑鹰山上养羊为生。掐指算了算,如今已经二十年了,儿子如果在的话,应该已经娶妻生子,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过着日子。末了,梅老三心酸地说道:“我们老夫老妻,只能在这里等死了!”杨时辉也不由得心酸起来,急忙劝慰起两人,好不容易才将他们从悲伤中拽将出来。杨时辉问道:“梅大哥,我有一事不解,你那被子很薄,可是却非常温暖,里面应该不是棉絮吧?”梅老三呵呵一笑,说道:“当然不是棉絮了,是羊毛。”梅老三讲,他老婆有风湿腿,为此,梅老三收集羊前腿腋下的绒毛,这种毛最细最柔软,是保暖的极佳好物。但是羊前腿上的这些绒毛比较少,梅老三收集了三年,才制成一床大被子。有了这床大被子,他老婆的风湿腿就再也没有犯过。杨时辉连说“难怪难怪!原来如此。”他的心寒病犯时,床上盖上三条被子,也暖不热心口,浑身冒着汗,心口却如三九寒天。可是今天盖上梅家的羊绒被,犹如置身温暖的春天,浑身舒畅,心口也暖和起来,睡了一个好觉。杨时辉说道:“你这个法子好,我也可以学一学,回家后,我就收集羊前腿腋下的绒毛,制成一条绒被,暖暖心窝。”梅老三却摇头说:“杨兄弟,长江以南,天气温和,这个法子,不一定有用。”黑鹰山一到冬天,大雪铺天盖地,极为寒冷,羊完全靠身上的毛来御寒,所以,这里的羊毛比江南的羊毛,抗寒效果要好很多倍。每年的春暖花开时节,梅老三就剪下为数不多的绒毛,这时候的绒毛,经历过严寒,御寒效果自不待言。杨时辉听完,不由得皱眉感叹道:“唉,可惜了!”梅老三却咧嘴笑道:“杨兄弟,你我能遇见,说明有缘,我明年开春就开始剪,三年后,你再来,保证让你有一条羊绒被。”两人当即约好,三年后的夏秋时节,杨时辉再来一趟黑鹰山。临别时,杨时辉高低留下了一百两银子,酬谢救命之恩。时间一晃就过了三年,夏秋季节已过,眼看快入冬了,却不见杨时辉的身影。梅老三老两口在一起嘀咕,杨兄弟该不会出了什么变故吧?这远隔千里的,连个送信的人也没有,也不知他到底如何了?一连嘀咕了几个晚上,越嘀咕心里越不安。梅老三有一本泛黄的《万年历》,拿出来推算,今年的冬天会特别冷。梅老三坐不住了,决定走一趟,把羊绒毛送到杨时辉的家里去,好帮他的心口挡寒。好在当初问询过杨时辉的地址,唐镇“天佑堂”药铺就是。梅老三的老婆本来是不同意的,从黑鹰山到唐镇,曲曲折折上千里路,靠一双脚,还不把人走累死?可是架不住梅老三的固执,老婆只得给他烙了一叠饼,把当初杨时辉留下来的一百两银子塞进褡裢里,叮嘱梅老三一路上要小心身体。梅老三连说“晓得”,推着独轮车出发了。一路上晓行夜宿,梅老三不辞辛劳,这一天,终于到了唐镇“天佑堂”药铺。此时已是老寒风呼呼叫的时节,大雪随时都有可能飘落。药铺里坐镇的掌柜胡天与是杨时辉的女婿,听说是给岳丈送羊毛的,忙叫伙计推着独轮车,带着梅老三去了杨府。刚进杨府大院,就听见一阵哭泣声从内室里传来,唬得胡天与急忙冲进内室。却原来是杨时辉的心口寒病严重了,吃药不管用,已经说不出话来了。老伴一时心酸,忍不住哭出声来。梅老三听说后,顾不得礼节,拎起羊毛就冲进内室,嚷嚷着让几个女人拿出被套,将羊毛塞进被套里,换下杨时辉身上的三床棉被。然后,梅老三又从褡裢里摸出一根黑鹰山的老参,让熬了给杨时辉喂服。慢慢地,杨时辉的气色好了起来。胡天与急忙吩咐家人烫一壶老黄酒,陪着梅老三围炉喝酒。梅老三这才有空闲仔细观看胡天与,怎么看都有点像自己年轻时的模样。两人说着闲话,越聊越投机,就像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,心中全是暖意。到了第二天,杨时辉已经能够开口说话,硬是让老伴将梅老三叫进内室,非要和他唠嗑。梅老三在床前的椅子上坐下,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。杨时辉告诉梅老三,原本打算今年夏秋时节赴约的,但是今年春上倒春寒,心口老寒病加重了,身体很弱,就取消了行程,打算明年让管家跑一趟的,想不到梅老三不远千里送来了,而且送得及时,将他从鬼门关上拽了回来。后来,杨时辉吩咐女婿胡天与,好生款待梅老三。梅老三心里记挂着老伴,根本无心赏玩,勉强在唐镇溜达了几天,高低要告辞回家,却被杨时辉苦苦挽留,一定让他再等三天。杨时辉之所以让梅老三再等三天,是有缘由的。杨时辉为了报恩,让裁缝给梅老三夫妇赶制几套四季服装。三天后,服装全部做完毕,杨时辉备了一匹骡马,将服装打成包裹,与一些土特产一起挂在骡马背上,又拿出一千两银票给梅老三补贴家用。两人挥泪而别。没想到梅老三骑着骡马刚出唐镇,老天就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。这雪那真叫一个大,灰蒙蒙的天空就像挂着一道雪帘子,不一会到处都是一片白。梅老三拿出斗篷戴上,顶风冒雪赶路,忽然听得背后一连声的喊叫,扭过头去,只见一骑快马加鞭而来,人马都披着白白的雪花,竟是胡天与!胡天与受岳父杨时辉之命,来追梅老三回去的。这么大的雪,往年都难见,照这个速度飘下去,道路会被封住,梅老三会被困在半路上。要是梅老三有个什么意外,就对不住恩人了,不如将他追转来,等到来年开春再回去。听完胡天与的来意,梅老三看着漫天大雪,想想也确实无法顺畅地赶路,就只得随着胡天与回到杨府。杨时辉拉着梅老三的手,笑呵呵地说道:“梅大哥,这是老天在帮我留客,你就安安心心地住下来吧。”梅老三只得打消回家的念头,在杨府住了下来。有了羊绒被后,加上药物调理,杨时辉的心寒病好转起来,常常陪着梅老三围着炭火闲聊。这一天,胡天与从店铺里回来,由于风雪太大,积雪太深,羊皮靴子里进了太多雪花,湿漉漉的。胡天与坐下来,对梅老三告声“得罪”,脱下靴子,把脚伸到炭火边烤起来。杨时辉劝说,湿得太厉害了,不如换双鞋袜,小心风寒侵骨,落下寒病。胡天与听劝,打算回内室换鞋袜。梅老三忙制止说:“贤侄,不要这么麻烦,就在这里换,就着炭火暖和,我又不是外人,不要讲那么多礼节。”胡天与笑着说:“那我就在这里换了,叔,失礼了!”梅老三忙摆手说:“不碍事,不碍事。”仆妇端来脚盆,拿来干净的鞋袜,胡天与在炭火旁洗起脚来。梅老三忽然盯着胡天与的左脚,声音颤抖地问道:“贤侄,你左脚是六指?”胡天与说道:“是呀,打娘胎里带来的,说起来也是怪事,我儿子的左脚也是六指。”梅老三说道:“我左脚也是六指,遗传的,我爷爷有,我爹有,我儿子也有。”说罢,脱下鞋袜,伸出左脚。真是奇了,多出来的那根脚趾,无论形状还是位置,与胡天与的何其相似。杨时辉啧啧称奇,连说真是巧合。梅老三却不认为是巧合,心里一动,于是套问起胡天与的身世。胡天与讲,他跟着养父母长大,至于亲生父母,他记不清楚了,只模模糊糊地记得,小时候走了很远很远的路,到了养父母的家里。梅老三心里一紧,不再言语,趁着胡天与离开后,他把心中的疑虑对杨时辉讲了。杨时辉想了想,就让管家把亲家翁请来府上,说是有新鲜的羊肉,陪贵客梅大哥喝几杯,哥几个在一起好好唠嗑唠嗑。三个老人围着火锅,亲家翁和梅老三喝酒,杨时辉喝茶,边吃边闲聊。杨时辉有意把话题扯到女婿胡天与的身上,然后梅老三问起胡老翁,几时领养的胡天与?胡老翁讲,他夫妻结婚多年无出,就想领养一个男孩。大约二十年前的冬天,他到镇上赶集,被旅店的老板拉住,说是有个外地来的人走投无路,想出让小孩,于是胡老翁就买了下来,取名胡天与,意思就是老天赐予的后人。梅老三听完,手就止不住的抖,急忙问道:“胡大哥,你还记得,贤侄到你家时,多大了?”胡老翁回说,估摸着五六岁光景。梅老三说声“是了”,忽然哭了起来。这一哭,倒把胡老翁给弄愣住了。杨时辉对胡老翁讲起梅老三的身世,说是从左脚六指和领养时间看来,胡天与有可能就是梅老三的儿子梅超群,小时候被人贩子拐走的。胡老翁心下顿觉不妙,说道:“这些纯属巧合,证明不了我儿就是梅老哥走失的儿子。”杨时辉说道:“没关系,我们来合血认亲。”胡天与被叫来后,梅老三和胡天与各自刺破手指,将血滴入器皿内,两滴血瞬间合在一起。梅老三一把抱住胡天与,两人大哭起来。梅老三边哭边说:“我说怎么长得那么相像,却原来真的是我儿!我说怎么说起话来那么投缘,却原来是父子天性!”在杨时辉的劝解下,两人好不容易恢复了情绪。这时却听见胡老翁嚎啕大哭起来,边哭边数落道:“原本想养儿防老,却不曾白白辛苦二十多年,老天,你待我何其薄也!”杨时辉不由得好笑,劝道:“谁说我的贤婿不认你了?到时一样给你养老送终。”胡天与也马上表态,亲父母和养父母,他都一视同仁,一样养老送终,胡老翁这才破涕为笑。后来,胡天与和父亲梅老三一道,回到黑鹰山,叩见母亲,母亲泪眼婆娑。胡天与把父母接到唐镇,和养父母住在一起,颐养天年。梅老三有儿孙在膝下承欢,是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,心里不知道有多知足了。他常常对老伴感慨,俗话说,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,他梅老三千里送羊毛,老天给他的情意,简直比黑鹰山都要重!(图片来自网络)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zl/6243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